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高雄內門人的驕傲:「羅漢門迎佛祖」遶境活動

郭錦龍醫師 2015-04-04 (週六)

「高雄內門宋江陣比武」每年都會吸引各路英雄豪傑鬥陣,至今已進入第15年,可算是台灣最大的藝陣節慶。



高雄內門南海紫竹寺「羅漢門迎佛祖」遶境活動邁入第三天,今天觀音佛祖出巡聖駕會繞境到我的老家「烏山坑」(只是當年我尚在娘胎),當地各戶人家(只剩6戶)和外移鄉親(像我們家)準備豐盛的牲禮迎接觀音佛祖聖駕。整個過程好不熱鬧,現場遇見許多親朋好友,好久沒有感受這種嘉年華般的氣氛了。說起來慚愧,過去擔任實習醫師、住院醫師終日忙碌,這還是我第一次參加「羅漢門迎佛祖」遶境活動。


高雄內門的「紫竹寺」主祀觀音佛祖,每年於農曆2月19日觀音佛祖聖誕日前,在農曆2月14日至17日舉辦遶境活動。這項徒步遶境傳統已維持200多年之久,繞境範圍以高雄內門地區為主,並擴及旗山、田寮及台南龍崎等地。這場遶境活動名為「羅漢門迎佛祖」,之所以稱為「羅漢門」,是因清康熙末年台南府城以東的山區被稱為「羅漢門」,就是今天的高雄內門、旗山等地。


「羅漢門迎佛祖」遶境以3頂神轎主巡,遶巡香境內山區各「敬」,一共約有41敬。「敬」是道教科儀,由於台灣的民族信仰經常結合佛教與道教的精神與儀式,所以大部分宗教活動會同時舉行道教儀式。遶境隨行的隊伍包括文武陣頭,庄頭不大的組成「文陣」(例如:金馬寮牛犁陣),大庄頭則有能力組成「武陣」(例如:夏梅林宋江獅陣),全部超過30陣以上;其他隨行的隊伍還有儀仗隊、隨香客等,多由內門鄉親自發性組隊參加。特別一提的是,內門地區諸多地區是所謂「月世界」的崎嶇地形,遶巡山區過程艱辛萬分,加以近幾日天氣炎熱難耐,氣溫動輒30度以上,凸顯信徒高度虔誠的宗教信念及熱誠,令人由衷佩服。


高雄內門的「紫竹寺」後因某些因素分為兩寺,分別為「內門南海紫竹寺」和「內門紫竹寺」,然而兩者皆成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甚至兩寺輪流各辦3年的遶境活動。「羅漢門迎佛祖」的遶境活動深蘊文化意涵,讓這項民俗傳統於2014年9月正式成為全台第15個(高雄市第一個)「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並於上週四4月2日(農曆2月14日)觀音佛祖遶境起駕當天,在「內門南海紫竹寺」舉行隆重授證儀式,而且是「內門紫竹寺」和「內門南海紫竹寺」兩寺同獲授證,真可謂內門人的榮耀。


高雄內門久負盛名,被譽為「陣頭之鄉」。這起源於在地居民家家戶戶都會總動員參與這場盛大的觀音佛祖遶境活動,久而久之演變出特別的陣頭文化,其中「內門宋江陣」甚至成為內門的代名詞。「高雄內門宋江陣比武」每年都會吸引各路英雄豪傑鬥陣,至今已進入第15年,可算是台灣最大的藝陣節慶。今年比武大賽到今天是第8天,比賽進入白熱化,各路人馬競相爭鬥,企圖贏得高達一百萬元的冠軍獎金。現場人山人海,連走路都是人貼人的行進,寸步難行,後來只好放棄觀賞精彩的比武大賽,實在可惜!


雖然自小就搬離高雄內門,人生最早期的印象亦始於5歲以後,不過「一日內門人,終身紫竹魂」,每年過年過節全家都回到「內門南海紫竹寺」祭拜祈福,祈求紫竹寺觀音佛祖保佑全家一切順安、和樂安詳。「內門南海紫竹寺」儼然成為吾家的避風港、光明燈,在人生的浮沉路上指引一條最佳的路徑。吾人感念於心,時時醒悟自己,莫忘初衷,盡己所能濟世救人,方不枉上天慈悲的眷顧之情。




精彩的陣頭比武大賽,許多民眾爬上頂樓觀賞比賽。


「內門南海紫竹寺」的廟柱



神轎繞境範圍以高雄內門地區為主,並擴及旗山、田寮及台南龍崎等地,今年總計歷時4天才完繞香境地區。其中星號處就是我的老家烏山坑,是第4天的遶境行程。地圖出處連結


烏山坑的在地居民及外移返鄉民眾準備豐盛的牲禮迎接觀音佛祖聖轎。


除了牲禮,還有布袋戲表演向觀音佛祖致最敬禮。


猜猜看這個兔子是用何種食材做的?
豬的胃啦!真是別出心裁、匠心獨運!


這尊姜子牙的外衣又是取材於何處呢?
豬的網膜(Omentum),醫學院的學生應該都不難理解。


這隻神龜好猜多了......就是豬肝!



中午用餐的一隅


早上10點抵達烏山坑,精神還算奕奕。


到了下午2點,氣溫將近攝氏34度,曬到快中暑,臉色也有點難看了,此時繞境隊伍還沒抵達。但是想想繞境隊伍扛著神轎爬崎嶇陡峭的山路,頂著炎日,自己真的沒立場抱怨......


千呼萬喚,繞境隊伍終於抵達!大家興奮向前迎接!


紫竹寺的廟旗入場


第一頂神轎(土地公轎)抵達,令人感動莫名!


神轎繞神壇。以前扛神轎的人都是當地虔誠的居民,不過由於這些扛轎人年紀大了,扛不動了,所以今年開始轉由大家募款聘請年輕體壯的人來扛轎。不過據說這些募款大家搶著捐,很快就達成所需,就算你有心捐款也不行了。


隨行繞境的隊伍


三頂神轎中,頭一頂是土地公轎(最右側),第二頂是妙莊王公轎(中間),第三頂是大佛祖、二佛祖及三佛祖轎(最左),讓所有信徒舉香敬拜


道教的儀式,由主祀道士搏杯(擲茭)敬問觀音佛祖對於在地居民虔誠準備的牲禮滿不滿意。結果烏山坑這一敬第一擲就是聖杯,當下大家歡欣鼓舞、鼓掌慶賀!聽說前面繞境時有一處直到第11杯才是聖杯,所以大伙十分開心。辛苦的準備、虔誠的敬心能感動佛祖是再令人欣慰不過的了!


主祀道士


繞境隊伍離開烏山坑1


繞境隊伍離開烏山坑2


繞境隊伍離開後,現場表演犛牛陣,陣中由一位小孩扮演犛牛。


犛牛陣1



犛牛陣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