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第30屆Politzer Society Meeting (波利澤醫學會議)

郭錦龍 醫師

這次很榮幸受到日本兵庫醫科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阪上雅史(Masafumi Sakagami,さかがみまさふみ)教授的推薦以及第30Politzer Society Meeting (波利澤醫學會議)大會主席Sugata Takahashi教授的邀請,將於7月前往日本擔任一場口頭論文發表會議的主席以及兩場圓桌會議的講者。在深感榮幸之餘卻也膽顫心驚,盼自身的才疏學淺勿損及台灣高水準醫學的國際名聲。

Politzer Society Meeting (波利澤醫學會議)是耳科界十分重要的一場國際大會,會場上各國耳科專家雲集,是不可多得可一窺世界耳科大師的盛會。Politzer國際醫學會(Politzer Society大會網址連結)所舉辦的歷年會議見證了近代耳科的發展。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耳科的進展是最近數十年的事而已,雖說不過幾十年的光景,耳科的發展卻進步神速、日進千里,這幕後最大的功臣就是Politzer國際醫學會(Politzer Society)。以下簡單介紹Politzer國際醫學會(Politzer Society)的歷史緣由。

19世紀以前,耳科醫師對於慢性中耳炎的處理往往採取保守性的處理,對於耳膜破損一直沒有好的對策,任憑耳膜破損、反覆中耳感染導致日益惡化的聽力受損。直到1956年,德國耳科醫師Horst Ludwig Wullstein提出Tympanoplasty(鼓室成形手術),也就是修補破裂耳膜以改善病患聽力,自此透過手術改善病患聽力的「妄想」才有了一線曙光。由於Horst Ludwig Wullstein術後成效相當不錯,也從此帶動了耳科手術的蓬勃發展。



慢性中耳炎在19世紀以前無法以手術方式修補,長期耳膜破損、反覆中耳感染往往導致日益惡化的聽力受損。


雖然耳科手術有了戲劇性的突破,但是對於耳科的重要疾病之一珍珠瘤(Cholesteatoma)20世紀初期的耳科醫師還是只能採取破壞性手術,也就是把珍珠瘤合併所有的中耳結構(包括聽小骨)一律去除,以防止珍珠瘤復發,這就是傳統的開放腔手術(Canal wall down technique)。之所以必須採取破壞性手術的原因之一是當時抗生素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抗生素發現始於1928),在無有效的抗生素支援之下,珍珠瘤倘若處理不好往往造成致命的顱內感染。當時耳科醫師的處理態度就是「寧可錯殺一百也不能放過一個」,以免夜長夢多,後果不堪設想。



一般人聽到『瘤』都很擔心是不是『得癌症』。雖然本質上珍珠瘤屬於良性的病變,不像癌症會有『遠處轉移』的特性,但珍珠瘤和癌症一樣會侵蝕骨頭,尤其長在耳朵或顳骨的珍珠瘤,會侵蝕顏面神經管,可能造成永久性顏面神經麻痺;如果侵犯到內耳,導致廔管形成,造成淋巴液滲漏,可能會有永久性聽力喪失或反覆性頭暈的情形;更可怕的是珍珠瘤可能往上吃穿顱底骨頭而導致命性的顱內感染或併發症。早期抗生素不發達年代,一旦慢性中耳炎沒有及時救治或適當處理,導致次發性珍珠瘤形成,珍珠瘤就會吃穿顱底骨頭,往往會造成嚴重的顱內感染(如腦膜炎)或併發症,許多病患因此而喪命。


不幸的是,這樣的手術勢必導致病人聽力嚴重受損,病患也常常有頭暈的後遺症。為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來自德國的耳科醫師Claus Jansen1958年首次提出保守性手術(Canal wall up technique),就是保留耳道後壁,聽小骨也比較容易保留住,在不破壞中耳腔的共振結構下更能有效地達到聽力保留的目標。然而,對於支持開放腔手術的傳統派耳科醫師而言,這樣的保守性手術卻為病患帶來高復發的風險,讓這種新式手術備受考驗與挑戰。對於傳統派的批評,新派支持保守性手術的醫師也有所反駁,後續他們也提出復發率並不會明顯提高的相關證據。

有鑑於耳科醫師間並無有效的溝通平台,同時當年國際間以耳科議題為主的耳科會議極少,一群充滿熱誠的耳科醫師於1978年在瑞士東部的一個小城鎮達佛斯(Davos)舉辦第一屆Politzer Society Meeting(波利澤醫學會議),由德國耳科大師Claus Jansen擔任大會主席。自此之後每年舉辦一次,後來由於國際上耳科會議越來越多,大會決議1996年以後改為每2年辦一次。今(2015)年將於7月在日本新潟(Niigata)舉辦第30屆大會,下屆將於2017年在西班牙那利群島 (Canary Islands,摩洛哥西南方大西洋上)舉辦。

Politzer Society Meeting(波利澤醫學會議)是著名的國際耳科醫學會議,會名中的「Politzer」就是以匈牙利耳科醫師Ádám Politzer (1835 – 1920)來命名,以紀念他對耳科發展的卓越貢獻。Ádám Politzer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期十分活耀的耳科醫師,當時他一直鼓勵耳科醫師間在臨床上應該互相溝通,不要只是埋頭做自己認為對的治療方式,這樣的精神正符合Politzer Society(波利澤醫學會)的創會精神。Ádám Politzer堪稱耳科界的始祖,他有太多的首創和新發現。他發現tensor tympani muscletrigeminal nerve (CN 5)支配,stapedial musclefacial nerve (CN 7)支配;1861年他首次發表Politzer maneuver (中耳通氣法),就是將空氣灌入耳咽管到達中耳,以解決病患耳悶的治療方式;1978年發表了耳科歷史上著名的教科書Lehrbuch der Ohrenheilkunde;他也創立了耳科史上第一本雜誌Archiv für Ohrenheilkunde;他的學生Robert Bárány是耳鼻喉科界唯一拿到諾貝爾獎的醫師(歷史上耳鼻喉科相關的諾貝爾獎共有3個,分別是1914年前庭器官的生理學與病理學研究,就是由Robert Bárány獲得;1961年耳蝸內物理刺激的機制;以及2004年嗅覺受體和嗅覺系統的組織結構)。由於Ádám Politzer的傑出貢獻,他後來被稱為19世紀最偉大的耳科大師。



耳科界的巨擘Ádám Politzer
(引用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C3%81d%C3%A1m_Politzer)


以上簡介Politzer國際醫學會(Politzer Society)的歷史緣由,與同好分享。敝人才疏學淺,恐有疏漏謬誤,敬向諸位先進後學請教。


大會邀請函1


大會邀請函2


大會邀請函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