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突發性耳聾治療的最新進展:阻斷大腦「神經不良塑性」

陽明大學腦科學博士/國軍桃園總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郭錦龍醫師

筆者最新一篇文獻回顧刊登於美國期刊《神經內科學與神經科學研究(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search)(連結)


最近門診來了幾個頭暈的病人,詳細檢查後發現是「突發性耳聾合併前庭神經炎」。所謂「突發性耳聾」,就是3天內有連續3個頻率以上聽損達到30分貝以上。突發性耳聾主要的病因可能是內耳或聽神經受損。根據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於2012年提出的治療指引指出,突發性耳聾主要的治療選擇之一就是類固醇。如果患者聽力損失過於嚴重,可能要依靠助聽器來維持正常的溝通能力。

然而,最近的腦科學研究發現,患耳對側的聽覺皮質會因為失去來自患耳的神經訊號刺激,轉而與「非患耳」產生神經網絡的加強連結,並永久失去與患耳的神經連結。因此,即便患耳的神經損傷逐漸復原,患耳側的神經訊號也無法再傳至對側的聽覺皮質。大腦這種負面的結構性變化,稱為「神經不良塑性(maladaptive neuroplastic changes)」。日本近年的研究發現,在發生突發性耳聾之後,給予特殊的音樂療法(Constraint-induced Sound Therapy)將可以阻斷大腦「神經不良塑性」,增加突發性耳聾的治癒機會。

針對這個主題,筆者統整過去77篇醫學文獻,寫成了一篇文獻回顧,並刊登於美國期刊《神經內科學與神經科學研究(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 Research),有興趣的學者歡迎下載全文閱讀(連結)。期盼在腦科學學者的共同努力下,未來不僅是突發性耳聾,就連老年性聽損(重聽)也能利用「大腦可塑性」的特性,改善、甚至恢復可溝通聽力。如此,就不用擔心年紀大了以後,可能要戴助聽器的困擾。尤其,助聽器相當昂貴,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適應耳朵塞個異物,效果也可能沒有預期的好。

補充一點,現在人工智能(AI)發展逐漸成熟,為防止它們在未來可能對人類生存帶來毀滅性的威脅,解決的方法之一就是致力於腦科學的發展,讓人腦能駕馭人工智能,發揮互補的功效。我絕對相信上帝創造的人腦,絕對比人類創造的電腦還要強!


阻斷大腦「神經不良塑性」之機制圖。CIST: Constraint-induced Sound Therap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