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英文醫學書籍正式發行 (Publication of Medical Book)

陽明大學腦科學博士/國軍桃園總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郭錦龍  醫師



圖1. 書籍封面


在內心的千呼萬喚中,去年完成的英文醫學專章(Book Chapter)終於發行了。這是去年三月受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耳科主任Anil K. Lalwani教授邀請,為他所編撰的《耳鼻喉頭頸外科最新進展(Recent Advances in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1)負責一個專章(2),內容是有關中耳珍珠瘤(膽脂瘤)病理機制的最新研究發展。


圖2. 本人負責這版的第12章,總共24頁。(礙於版權,無法放大,敬請見諒)


這本書每年發行最新一版,內容更新的速率相當快,從這本書的書名《耳鼻喉頭頸外科最新進展》便可略知一二。也由於醫學新知的更新速度很快,這本書在國際上受到國際讀者的歡迎,每一版都可以賣30003500本以上,以醫學專業書籍而言,這是相當不錯的銷售成績。這本書每一版售價大概在台幣2千元左右,今年這版在博客來賣台幣1840(3)。假設一年賣3500本,單是這本書一年就可以為出版社賺進700萬元台幣,相當可怕。要強調的是,受邀作者是榮譽職,撰寫專章是沒有稿費的。


圖3. 今年這版在博客來賣台幣1840元。本來想買幾本來送人,卻發現已經缺貨了。


這本英文書籍主要是邀請歐美學者撰寫專章,並以美國學者為主要作者群。以今年第五版來說,總共收錄了16個章節(4),由28個不同國家的學者共同完成,我個人單獨負責第12章的部分。28個國際學者當中(5)17個來自美國(61%)4個來自英國、3個來自瑞士、2個來自德國、1個來自波蘭,我是唯一的亞洲學者。我並不是這本書第一個被邀請的台灣作者,台大楊怡和教授在第一版時受邀撰寫有關《前庭誘發肌性電位(VEMP)在耳科的應用》(6)


圖4. 今年這本書總共收錄了16個章節。




圖5. 第5版總共有28個國際學者,其中17個來自美國4個來自英國、3個來自瑞士、2個來自德國、1個來自波蘭,1個來自「台灣


圖6. 台大楊怡和教授是第一個被邀請撰寫該書專章的台灣學者。


去年受邀撰寫英文書籍專章時,壓力非常大,因為三月邀稿,七月就要求作者交稿,只給作者四個月時間撰寫。在臨床業務繁多,加以博士班的研究,本想就此作罷。怎知就這麼巧的,去年在台灣舉辦的第13屆亞太耳鼻喉科醫學會主編Lalwani教授也受邀演講,除了向他致意感謝他的邀稿外,特別跟他抱怨交稿時間太趕了(7)。沒想到Lalwani教授很爽快地答應讓我延至九月交稿,不想面對現實的我弄巧成拙,沒藉口拒絕了。後來我和Lalwani教授也成為好朋友,這次擔任英國期刊《耳鼻喉頭頸外科》主編,特地邀請他擔任美國區的區域主編(8),他也欣然接受,給予高度肯定與支持,在此特別致謝,因為以他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根本不需要擔任區域主編,不知有多少更著名的國際期刊邀請他擔任主編了!


圖7. 2015年在台灣舉辦的第13屆亞太耳鼻喉科醫學會主編Lalwani教授也受邀演講,特別向他致意,感謝他的邀稿。



圖8. 這次擔任英國期刊《耳鼻喉頭頸外科》主編,特地邀請Lalwani教授擔任美國區的區域主編。


我覺得自己是個很幸運的「被動人」,在學醫的過程看似積極,其實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在我面對困難的考驗時,往往沒地方逃,只能背水一戰、接受挑戰往前衝,化被動為主動,轉化負念成正念。從擔任英國期刊《耳鼻喉頭頸外科》主編(連結)、撰寫英文書籍專章、受邀印度專題一小時演講 (連結)、擔任國際會議座長(連結)到代表台灣在英國主辦一場研討會(連結),這些事情對我這樣資淺的醫師來說,不敢去想、也不會去想。尤其對於未來面對開業選擇的我,或許從旁人眼光,做這些似乎沒意義到極點。我自己也很迷惑,這一切所為何來?

但,我相信內心中的「高我(Higher Mind)」,相信命運會帶領自己前往最理想的終點,那時回首將會發現所有的過程都是最棒的體驗,這不就是人生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